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5的文章

年關送愛 郵感溫馨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立冬將近,台灣郵政協會暨新竹郵局 3 日由新竹郵局局長吳進益親自帶領郵務同仁前往新竹縣尖石鄉義興部落文化健康站關懷慰問長者,並致贈民生物資一批,轉發予列冊的獨居長者們,表達對長者的關懷與重視。         義興部落文化健康站黃志慧牧師與在地長者們熱情迎接。現場除捐贈物資外,雙方也就照護弱勢與獨居長者的經驗進行交流,並探討未來社福資源的整合與合作可能性。捐贈儀式於當地教會大廳舉行,義興文建站特別頒發感謝狀,感謝郵局長期關懷部落長輩,積極投入公益行動。         吳進益局長表示,寄望以「郵政傳情幸福前行」為主題持續與地方機關及社福團體攜手合作,辦理多元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希望藉此次活動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企業投入社福資源,加入關懷長者的行列,共同打造溫暖友善的高齡社會。  

玄大視傳創業團隊「林林后的世代」再奪U-start績優佳績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玄奘大學長期致力於推動創業教育,成果豐碩、屢獲肯定。今年再傳捷報——由視覺傳達設計學系與大眾傳播學系跨域組成的「林林后的世代」團隊,榮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114 年度 U-start 創新創業計畫第二階段績優團隊獎項,並獲得獎勵金 60 萬元,展現玄大學生在創新實踐與創業能量上的亮眼成果。      玄奘大學 近年積極推動創業教育,成果屢獲肯定。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署長 陳雪玉 先前曾親自訪視學校,對玄大創業團隊「林林后的世代」的表現及校內完善的創客環境讚譽有加。該團隊結合地方產業與永續設計理念,並與企業合作推動再生木材創意商品,充分展現學校在創新與永續實踐上的能量。      玄奘大學指出, 「林林后的世代」團隊以「 100 品質保證」為品牌宣言,結合 永續設計、地方創生與社會影響力,推出兼具美學與教育意義的產品。團隊在 U-start 計畫第一階段即展現強大執行力,第二階段更預估營收可突破百萬元,並已與多家知名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 MOU ),展現高度商業潛力。他們的作品包含教育性質的 STEAM 教材、創意木製擴香商品與互動抽籤設計等,皆受到市場與學童歡迎。其創意設計不僅美觀實用,也融入環保與再利用理念,體現玄大「以設計改變生活」的精神。     玄奘大學校長 簡紹琦 表示,學校長年投入創業教育,推動學生將創意轉化為實際行動與社會價值。「學生們的創業能量已成為玄大教育 DNA 的一部分,未來學校將持續以課程與資源扶植更多具創新精神的團隊,讓學生透過創業實踐翻轉未來。」學校研發處也長期協助推動創新創業計畫,積極連結在地產業與政府資源,並在課程中導入「快閃攤位」等實作模式,培養學生跨領域創業能力與市場經驗。      簡紹琦表示, 玄奘大學以「創新設計、永續實踐」為核心理念,透過創業教育與產學合作平台,持續培育具備創意、行動力與社會關懷的青年創業家。「林林后的世代」團隊的成功,不僅是學生努力的成果,更是學校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最佳典範。

新創引領轉型風潮 工研院論壇發表2026年十大創新趨勢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工研院 3 日舉辦「眺望~ 2026 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新創主題場,發表「 2026 十大新創趨勢」,揭示未來技術與產業融合的關鍵方向 ,並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等重要嘉賓致詞,與保利馬、 Zettabyte 、 beBit TECH 及奇妙水循環材料等代表性新創企業進行深入交流,為臺灣產業注入持續的創新動能。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詹方冠表示,國發會透過主題式百億基金與創業創新轉型基金雙引擎,提供資金活水。將持續引導民間投資新創與轉型產業,加強產官學研共同合作,提升整體投資動能,建立開放且具韌性的臺灣創新生態系全面協助產業創新轉型,打造新「護國群山」。     工研院協理蘇孟宗致詞指出,攜手產學研金推動軟硬兼具的新創企業,是強化競爭力與驅動成長的關鍵。政府與產業也正積極完善新創支持機制,從資金、技術到人才與市場,形塑完整創新生態系,工研院將持續整合國內外育成資源,加速培育新興產業,強化臺灣競爭優勢。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指出,以內需帶動外銷,推動服務業國際化,是讓創新能量走向全球的關鍵。身為海洋國家,臺灣應鼓勵新創深度參與能源及海洋經濟轉型,「期待在淨零碳排帶來的典範轉移過程中,未來臺灣能從能源輸入國轉型成為新能源技術的輸出國,整合臺灣供應鏈的能量一起打群架」,新創不只是產業動能的來源,更是實踐「王道精神」的平台,呼籲臺灣以「合作取代競爭」為核心理念,透過創新連結世界,讓全球看見「 Created with Taiwan 」的實力。   圖說 : 工研院舉辦「眺望~ 2026 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發表「 2026 十大新創趨勢」,揭示未來技術與產業融合的關鍵方向

眼皮下方長出黑色不明腫塊影響視線 手術重現光明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60 歲的女性病患,發現左眼皮下方長出黑色不明腫塊,初期僅輕微不適,但腫塊逐漸增大,甚至影響視線,餘光常覺得被遮擋,影響生活品質,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曾文楷。醫師診斷,眼周腫塊約 1 公分,經過醫病溝通,手術處理,三天後,完全看不出傷口,患者擺脫被異物遮蔽的苦惱。     整形外科主任曾文楷表示,隨著老化,最常見的眼周腫塊包括痣 ( 真皮母斑 ) 、皮膚老化或日曬造成的角化症(俗稱老人斑),少部分則可能為基底細胞癌或黑色素癌。肉眼難以立即判斷良性或惡性,一旦出現出血、疼痛或視線遮蔽等症狀,都應及早就醫處理。      曾文楷醫師 指出,治療上通常以局部麻醉下的手術切除為主,並送病理化驗以確認腫瘤性質。手術約 30 分鐘,過程需在顯微放大鏡輔助下進行,並使用極細縫線,盡量減少疤痕,確保眼皮外觀與功能完整。術後患者搭配專用水性敷料或膠原蛋白粉,可加速傷口癒合。     曾文楷醫師強調,眼皮腫塊與長期日曬有一定關聯,年長者或經常從事戶外活動者風險較高。平時應做好防曬措施,不僅要塗抹防曬乳,更應搭配帽子、口罩及太陽眼鏡等物理性防曬方式,減少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長期傷害。      曾文楷醫師提醒,若發現眼周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不明腫塊,無論是否有疼痛感,都應尋求專業醫師檢查 ,整形外科能針對傷口癒合及外觀修復提供完整照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能避免惡化風險,更能保護視力與生活品質。   圖說:曾文楷醫師提醒,若發現眼周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不明腫塊,無論是否有疼痛感,都應尋求專業醫師檢查

中華大學外籍新生入學說明會 國際學園活動熱絡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中華大學熱烈歡迎來自越南與印尼共 528 位國際專修部新生,人數創下歷年新高。新生說明會活動不僅協助國際學生熟悉校園環境與生活資源,更透過文化演出與法規宣導,展現中華大學對學生全方位照顧的用心與承諾。     中華大學副校長兼國際長解鴻年表示,國際學生初來台灣,面對語言與文化挑戰,應以求學為優先,珍惜在中華大學的學習機會。他鼓勵學生學好華語、遵守校園規範,並在生活與學習之間取得平衡,為未來打下穩固基礎。中華大學位於新竹市,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與良好的就業環境,只要認真求學,畢業後將有更多機會實現理想與目標。      國際學園特別邀請「桃園市東南亞藝文教育創新暨研究協會」越南表演團隊「家鄉之魂 Hồn Quê 」帶來精彩演出。 該團隊由新住民及其二代組成,在理事長范美幸的帶領下,透過舞蹈與音樂生動呈現家鄉故事,不僅讓國際新生感受到家的溫暖,也讓師長生感受到東南亞文化的魅力,促進跨文化的理解與交流。     說明會內容涵蓋校園生活、住宿管理、課業規範等實用資訊,並邀請新竹市警察局、移民署及勞工及青年處進行反詐騙及資訊安全等在台法律宣導,校方教官也針對無菸校園與交通安全進行教育,幫助學生安心融入台灣生活。國際專修部學務組與教務組則詳細說明校規與學習資源,幫助新生順利展開大學旅程。   圖說 : 國際學園特別邀請「桃園市東南亞藝文教育創新暨研究協會」越南表演團隊「家鄉之魂 Hồn Quê 」帶來精彩演出。  

相約來年黃花風鈴木盛開時重聚峨眉湖畔 細茅埔吊橋旁180名茶客共品東方美人茶

圖片
       【記者陳建佳/新竹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11 月 2 日下午,在新竹縣峨眉鄉細茅埔吊橋旁環湖平台舉辦第 2 屆峨眉湖畔茶席活動,共 180 位茶客品味東方美人茶同時,更有二胡、古箏悠揚樂聲相伴。現場有小農市集販售東方美人茶飲、桶柑生吐司等在地農特產。     參山處副處長廖錫標表示,本次活動延續觀光署長陳玉秀建構「讓旅客感動、讓在地受惠、讓產業永續」的觀光生態系目標,攜手在地茶農、茶師與表演團隊,打造一場結合茶席、小農市集與音樂演出的沉浸式文化饗宴。藉由活動提高環湖平台使用率。他並預告,明年將在黃花風鈴木盛開、峨眉湖最美的春季舉辦第 3 屆峨眉湖畔茶席,屆時歡迎全國所有愛好東方美人茶的全國茶友,重聚細茅埔吊橋。     第 2 屆峨眉湖畔茶席現場設置 10 席專業茶席區, 3 梯次共 180 位的茶席體驗,由專業茶師現場沖泡東方美人茶並講解沖泡與品茗要領,所有報名者可獲贈 200 元商品抵用券購買現場市集農特產品或選擇搭乘電動遊艇;前 100 名報名者更特別獲贈客庄刺繡吊飾、環保袋、雅緻團扇與專屬紀念茶杯的紀念品組。針對來不及報名的遊客,參山處也另外安排明信片集章活動,只要漫步環湖步道,蒐集滿 3 個章,就可兌換茶包回家享用。     遊客黃小姐表示,去年第 1 屆茶席僅有 60 個席位她搶不到;今年一宣布活動時間,她就盯著參山處臉書等待更多細節,看到手工藍染團扇的照片就決定今年無論如何要搶到前一百名。向晚微涼的天氣能在這裡喝上一杯東方美人茶真的很享受,聽茶師的沖泡講解也讓她更了解東方美人茶文化。     參山處副處長廖錫標說:「我們期待透過這場茶席,完美呈現『茶、人、景』三者交融的美好。在雅緻的客家茶席佈置中,讓每位參與者都能自在地融入湖光山色,感受茶香與樂聲交織的片刻寧靜」。明( 115 )年峨眉湖 3.6 公里環湖步道將全部串聯完成,提供遊客更多元欣賞峨眉湖風景的路徑。歡迎遊客追蹤「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Facebook 粉專以隨時掌握第 3 屆峨眉湖畔茶席訊息。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FB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rimnt

相約來年黃花風鈴木盛開時重聚峨眉湖畔 細茅埔吊橋旁180名茶客共品東方美人茶

圖片
      【記者陳貞靜/新竹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11 月 2 日下午,在新竹縣峨眉鄉細茅埔吊橋旁環湖平台舉辦第 2 屆峨眉湖畔茶席活動,共 180 位茶客品味東方美人茶同時,更有二胡、古箏悠揚樂聲相伴。現場有小農市集販售東方美人茶飲、桶柑生吐司等在地農特產。     參山處副處長廖錫標表示,本次活動延續觀光署長陳玉秀建構「讓旅客感動、讓在地受惠、讓產業永續」的觀光生態系目標,攜手在地茶農、茶師與表演團隊,打造一場結合茶席、小農市集與音樂演出的沉浸式文化饗宴。藉由活動提高環湖平台使用率。他並預告,明年將在黃花風鈴木盛開、峨眉湖最美的春季舉辦第 3 屆峨眉湖畔茶席,屆時歡迎全國所有愛好東方美人茶的全國茶友,重聚細茅埔吊橋。     第 2 屆峨眉湖畔茶席現場設置 10 席專業茶席區, 3 梯次共 180 位的茶席體驗,由專業茶師現場沖泡東方美人茶並講解沖泡與品茗要領,所有報名者可獲贈 200 元商品抵用券購買現場市集農特產品或選擇搭乘電動遊艇;前 100 名報名者更特別獲贈客庄刺繡吊飾、環保袋、雅緻團扇與專屬紀念茶杯的紀念品組。針對來不及報名的遊客,參山處也另外安排明信片集章活動,只要漫步環湖步道,蒐集滿 3 個章,就可兌換茶包回家享用。     遊客黃小姐表示,去年第 1 屆茶席僅有 60 個席位她搶不到;今年一宣布活動時間,她就盯著參山處臉書等待更多細節,看到手工藍染團扇的照片就決定今年無論如何要搶到前一百名。向晚微涼的天氣能在這裡喝上一杯東方美人茶真的很享受,聽茶師的沖泡講解也讓她更了解東方美人茶文化。     參山處副處長廖錫標說:「我們期待透過這場茶席,完美呈現『茶、人、景』三者交融的美好。在雅緻的客家茶席佈置中,讓每位參與者都能自在地融入湖光山色,感受茶香與樂聲交織的片刻寧靜」。明( 115 )年峨眉湖 3.6 公里環湖步道將全部串聯完成,提供遊客更多元欣賞峨眉湖風景的路徑。歡迎遊客追蹤「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Facebook 粉專以隨時掌握第 3 屆峨眉湖畔茶席訊息。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FB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rimnt

相約來年黃花風鈴木盛開時重聚峨眉湖畔 細茅埔吊橋旁180名茶客共品東方美人茶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11 月 2 日下午,在新竹縣峨眉鄉細茅埔吊橋旁環湖平台舉辦第 2 屆峨眉湖畔茶席活動,共 180 位茶客品味東方美人茶同時,更有二胡、古箏悠揚樂聲相伴。現場有小農市集販售東方美人茶飲、桶柑生吐司等在地農特產。     參山處副處長廖錫標表示,本次活動延續觀光署長陳玉秀建構「讓旅客感動、讓在地受惠、讓產業永續」的觀光生態系目標,攜手在地茶農、茶師與表演團隊,打造一場結合茶席、小農市集與音樂演出的沉浸式文化饗宴。藉由活動提高環湖平台使用率。他並預告,明年將在黃花風鈴木盛開、峨眉湖最美的春季舉辦第 3 屆峨眉湖畔茶席,屆時歡迎全國所有愛好東方美人茶的全國茶友,重聚細茅埔吊橋。     第 2 屆峨眉湖畔茶席現場設置 10 席專業茶席區, 3 梯次共 180 位的茶席體驗,由專業茶師現場沖泡東方美人茶並講解沖泡與品茗要領,所有報名者可獲贈 200 元商品抵用券購買現場市集農特產品或選擇搭乘電動遊艇;前 100 名報名者更特別獲贈客庄刺繡吊飾、環保袋、雅緻團扇與專屬紀念茶杯的紀念品組。針對來不及報名的遊客,參山處也另外安排明信片集章活動,只要漫步環湖步道,蒐集滿 3 個章,就可兌換茶包回家享用。     遊客黃小姐表示,去年第 1 屆茶席僅有 60 個席位她搶不到;今年一宣布活動時間,她就盯著參山處臉書等待更多細節,看到手工藍染團扇的照片就決定今年無論如何要搶到前一百名。向晚微涼的天氣能在這裡喝上一杯東方美人茶真的很享受,聽茶師的沖泡講解也讓她更了解東方美人茶文化。     參山處副處長廖錫標說:「我們期待透過這場茶席,完美呈現『茶、人、景』三者交融的美好。在雅緻的客家茶席佈置中,讓每位參與者都能自在地融入湖光山色,感受茶香與樂聲交織的片刻寧靜」。明( 115 )年峨眉湖 3.6 公里環湖步道將全部串聯完成,提供遊客更多元欣賞峨眉湖風景的路徑。歡迎遊客追蹤「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Facebook 粉專以隨時掌握第 3 屆峨眉湖畔茶席訊息。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FB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rimnt

因為一尊Q版的關聖帝君神像成了全球「中華國際關帝弘揚協會」LOGO,促成新竹市高峰路普天宮,召開首屆會員大會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因為一尊Q版的關聖帝君神像意外誕生 , 成了全球「中華國際關帝弘揚協會」 LOGO ,促成新竹市高峰路普天宮,召開首屆會員大會 ,海內外和全台各地供奉關雲長宮廟負責人,紛紛熱鬧匯聚為大會催生 ,更吸引政商名流出席盛會,地主 普天宮董事長鄭逸榛獲得高度肯定,全票當選首屆中華國際關帝弘揚協會理事長。      Q 版關聖帝君創作者張炳鈞來頭不小 , 其作品獲台灣總統府邀展 、 中國習主席收藏 ;為 慈濟證嚴法師法像雕塑等等 。     張炳鈞大師說 , 「創造藝術價值」,最起碼要能商品化、要具備競爭性。要具備作品能被接受性、要能為收藏者設想、選擇最適當的材質、呈現出作品的意義、成本上的考量。特別是在受委托創作的作品方面。創作可以天馬行空發想,但不能完全沒有目標,經驗累積、相關資訊的收集、魄力與膽勢,都非常重要。     張炳鈞說,創意作品一定要接地氣,有一種歸屬感覺,技巧工法不可缺,更重要是認同感,各種材料在設計和規劃甚至到燒窯,除了本身要了解,還要有美的思維,思考美的黏合度,能不能賞心悅目讓人入迷喜歡。     二、三十年來張炳鈞的藝術創作,都是給別人賞心悅目。張炳鈞創作以熱塑、窯燒、雕塑、鑲嵌、研磨等工法創作作品,造型上要能突破傳統,尤其對亮度思維,完美呈現自然美,原野活力,沒有侷限在象牙塔框框裡,展現出多元變化風格,作品晶瑩亮麗璀璨奪目,讓人感受各種不同材質彩塑栩栩如生的生命力。   圖說 : 張炳鈞大師全神貫注雕塑著Q版的關聖帝君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