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5的文章

新竹榮家紀念九三軍人節 長輩齊聚共憶軍旅榮光

圖片
     【記者陳建佳/新竹報導】新竹榮家於日前舉辦「九三軍人節暨紀念抗戰勝利 80 週年活動」,透過致敬儀式與音樂饗宴,傳遞對軍人犧牲奉獻的感念與敬意,並營造跨世代共鳴氛圍。     主任白恩惠表示,這場活動的核心精神並非「慶祝」,而是「紀念」這段慘烈且傷痛的歷史。她強調,正因無數軍人與先烈壯烈犧牲,才有今日安和樂利的生活。隨後,全場在白主任帶領下起立默哀一分鐘,向為國捐軀的先烈致上最深敬意,場面莊嚴而感人。     白恩惠特別感謝曾參與抗戰及協助防衛的軍人前輩,以及在背後默默支持守護家庭的榮民眷屬,無論身處大陸或台灣,皆是後輩敬佩的典範。她也勉勵住民長輩們在榮家這個大家庭,保持愉快心情,多多參與多元活動,使身心更健康。     活動特別邀請「新竹皇家音樂紅橘籽空靈鼓隊」蒞臨演出,帶來〈月亮代表我的心〉、〈祝福〉、〈夜來香〉等經典曲目,悠揚旋律勾起長輩們滿滿的青春回憶。住民范煥興更帶領全場齊聲高唱「三軍軍歌」,長輩們隨著歌聲揮舞手中的國旗,歌聲鏗鏘、旗海飛揚,現場氣氛熱血澎湃,瞬間將大家帶回昔日軍旅時光。許多長輩眼眶泛紅,邊唱邊揮旗,臉上盡是驕傲與感動,展現對軍人精神的高度認同。     此次活動不僅是對軍人節的致敬,更讓榮民長輩重溫榮耀與榮光,也讓社會大眾看見新竹榮家持續營造「溫馨祥和、有尊嚴頤養環境」的努力。

新竹榮家紀念九三軍人節 長輩齊聚共憶軍旅榮光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新竹榮家於日前舉辦「九三軍人節暨紀念抗戰勝利 80 週年活動」,透過致敬儀式與音樂饗宴,傳遞對軍人犧牲奉獻的感念與敬意,並營造跨世代共鳴氛圍。     主任白恩惠表示,這場活動的核心精神並非「慶祝」,而是「紀念」這段慘烈且傷痛的歷史。她強調,正因無數軍人與先烈壯烈犧牲,才有今日安和樂利的生活。隨後,全場在白主任帶領下起立默哀一分鐘,向為國捐軀的先烈致上最深敬意,場面莊嚴而感人。     白恩惠特別感謝曾參與抗戰及協助防衛的軍人前輩,以及在背後默默支持守護家庭的榮民眷屬,無論身處大陸或台灣,皆是後輩敬佩的典範。她也勉勵住民長輩們在榮家這個大家庭,保持愉快心情,多多參與多元活動,使身心更健康。     活動特別邀請「新竹皇家音樂紅橘籽空靈鼓隊」蒞臨演出,帶來〈月亮代表我的心〉、〈祝福〉、〈夜來香〉等經典曲目,悠揚旋律勾起長輩們滿滿的青春回憶。住民范煥興更帶領全場齊聲高唱「三軍軍歌」,長輩們隨著歌聲揮舞手中的國旗,歌聲鏗鏘、旗海飛揚,現場氣氛熱血澎湃,瞬間將大家帶回昔日軍旅時光。許多長輩眼眶泛紅,邊唱邊揮旗,臉上盡是驕傲與感動,展現對軍人精神的高度認同。     此次活動不僅是對軍人節的致敬,更讓榮民長輩重溫榮耀與榮光,也讓社會大眾看見新竹榮家持續營造「溫馨祥和、有尊嚴頤養環境」的努力。

長期失眠輾轉難眠 經皮靜脈雷射改善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39 歲的女性患者長期睡眠狀況不是很好,每次躺在床上都輾轉難眠,可能需要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入眠,可是大概睡不到三四個小時,又會中斷睡眠醒過來,醒來之後,又需要花 1 到 2 個小時之後才能入睡,嚴重影響生活。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陳貝強主任,經皮靜脈雷射,經過約六次療程,改善睡眠,患者已經可以深層睡眠。     神經內科 陳貝強主任表示,經皮靜脈雷射屬於非侵入性療法,透過特定波長的低能量雷射光波,經由皮膚照射在靜脈分布密集部位,進而活化血液循環、促進血球功能與細胞內的能量產生,並達到抗發炎與強化代謝的作用。因為紅血球活化,攜氧量的能力上升,改善缺氧的狀態,會讓身體比較放鬆,比較容易入睡。     陳貝強主任建議改善睡眠,患者須規律作息,固定上床與起床時間,建立大腦穩定的「生理時鐘」。睡前環境優化,房間保持安靜、昏暗、涼爽;睡前避免手機、平板等 3c 產品;若睡不著,不要一直躺在床上,可起來做放鬆活動,例如閱讀、聽輕音樂,避免形成「床=失眠」的負向連結。     陳貝強主任提醒,經皮靜脈鐳射會增加身體代謝,所以會希望病人搭配水分,一天至少要 2000cc ,幫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及代謝廢物經由尿液排出,治療前也要飲食,避免血糖過低,而女性要避開經期,以免增加不適或出血機率。曬太陽也很重要,有助於分泌血清素,晚上血清素轉為褪黑激素,讓睡眠更深沉。   圖說:陳貝強主任表示,經皮靜脈雷射促進血球功能與細胞內的能量產生,因為紅血球活化,攜氧量的能力上升,改善缺氧的狀態,會讓身體比較放鬆,比較容易入睡。

二戰勝利80年 清華捷英文物館獲贈受降影像史料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日本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簽署「降伏文書」,象徵二戰結束與對日抗戰勝利,至今滿 80 周年。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也在歷史上的今天舉辦文物捐贈儀式,獲贈重要文物入藏,其中包含清華哲學所特聘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楊儒賓伉儷捐贈的受降影像,帶眾人透過文物與歷史連結。     楊儒賓與夫人、清華中文系退休教授方聖平,共同捐贈的 20 幀影像完整記錄了 1945 年 9 月 2 日東京灣受降典禮,包括中華民國代表徐永昌上將簽署「降伏文書」與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致詞的場景 , 方聖平指出,希望此次捐贈,讓這批影像能被看見,與大家一起紀念 80 年前歷史性的勝利時刻。     此次受贈文物共計 105 件,其他包含清華通識中心客座教授谷川雅夫捐贈湯川秀樹及京都學派相關文物 68 件;谷川雅夫教授提到,湯川秀樹一生不僅有傑出的科學成就,也持續創作和歌,展現人文關懷。他期望這批捐贈能更豐富館藏,讓東亞文化的脈絡更為充實。     王震夷捐贈祖父王維翰戰後文獻 16 件,反映戰後接收與家族遷徙的記憶;王震夷表示,祖父留下的文件雖只是抗日紀錄的滄海一粟,但藉由清華的學術傳統,將能成為研究的重要材料,「文物的捐贈不是物的交付,更是心意的傳承。」     林恒沂、林春沂則捐贈父親林森杰的未刊日文手稿,呈現日治時期台灣青年的文化思索。林春沂代表家族出席,他回憶父親生前便希望研究成果能夠分享,如今手稿入藏清華並可望數位化,相信父親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   圖說 : 日本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簽署「降伏文書」,滿 80 周年。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也在歷史上的今天獲贈重要文物入藏,帶眾人透過文物與歷史連結。

新潟雪國魅力進軍新竹 滑雪座談會首度登場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日本各大知名滑雪場已為 2025-26 雪季展開籌備,開始場地維護,陸續推出各式早鳥優惠,吸引滑雪愛好者提前規劃行程。專注於滑雪旅遊服務的日本 YKT 公司與旗下 KRT 中文滑雪學校,自 2008 年首度推出台灣出發的滑雪主題團後,每年接待人數屢創新高,並積極舉辦滑雪博覽會、旅遊分享會等大型活動,也與台灣明新科技大學等學校產學合作,培養滑雪產業人才、推廣滑雪文化不遺餘力。     新潟縣內滑雪場眾多,包含湯澤、苗場、神樂、舞子等高知名度雪場,去年 YKT 與新潟觀光局在台北及高雄舉辦滑雪講座,帶動 23-24 雪季台灣赴新潟滑雪人次成長 27.5% ,顯見新潟成為台灣滑雪旅客冬季出國首選。     今年 YKT 再度攜手新潟官方合作滑雪座談會,首度將活動帶到新竹舉辦, 9/14( 日 ) 下午在明新科技大學登場,以「科技的城市,雪地的速度」為主題,寓意在創新氛圍濃厚的新竹,開啟一場跨界的冰雪冒險。座談會有新潟縣府官方代表親臨介紹雪場特色,也邀請 KRT 滑雪學校代表分享滑雪運動的樂趣與入門秘訣。分享會更邀請台灣知名滑雪旅遊作家娜塔蝦分享粉雪秘境、溫泉物語與雪場文化,並設有現場抽獎,提供專屬滑雪好禮。     主辦單位說,今年在台南與新竹各有一場機會,新竹是首度前來辦理,對滑雪充滿好奇或計畫寒假出國的民眾,不妨把握這次難得的交流平台,近距離了解日本雪場的最新魅力。     座談會全程免費入場,但名額有限,需事先完成線上報名,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JMaXRkNgKP2enVd87 。   圖說 : 主辦單位說,新竹是首度前來辦理,對滑雪充滿好奇或計畫寒假出國的民眾,不妨把握這次難得的交流平台,近距離了解日本雪場的最新魅力。

授粉、除草、投餵 AI一手包 工研院科技牧場驚豔智慧農漁週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工研院在農業部與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下3日在「臺灣智慧農漁週」智慧農業館,展出 包括:媲美 「迴轉壽司車」的 自動餵食機,讓牛牛頭好壯壯; 可以幫漁民 精準投餵、不浪費食物的 「 AI 精準投餵系統」;晉升為 牧場最佳 「 鏟屎官 」的 「 推糞機器 ⼈ 」等 多項結合AI科技自動化與低碳循環的 牧場法寶, 讓新科技協助 農林漁牧業打造永續的智慧牧場, 為全球農漁業創新注入新動能。     工研院中分院執行長黃新鉗表示 , 工研院瞄準國內中小型規模的酪農畜牧業者,攜手國內感測器、控制器、車體設計業者與系統整合商,共同開發自動化、平價與彈性客製化的模組設備,「如同農業版的特斯拉選配」,達到效益最佳化。     在 智慧餵食部分, 工研院比照家中毛小孩擁有的自動餵食機,與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北區分所合作研發堪比 「迴轉壽司車」的 智慧乳牛餵飼車,可以自動推料、投餵、充電、通訊全都包!還可以 AI 科技感知場域環境,自主導航精準送餐,乳牛在定時少量進食下,不但提升 3成泌乳量,碳排放量也減少5成 ,讓農牧業更智慧、飼育環境更友善!     精準飼料管理則是智慧養殖控管成本的另一項重點,工研院研發養殖漁「 AI 投餵系統」,透過水下振動及水面影像融合分析,判斷魚群攝食狀態,自動調整投餌量,避免過量餵食造成飼料剩餘。      工研院也攜手國內廠商及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北區分所,開發成本較國外商品低近 5 成的 推糞機器人 , 搭載智慧導航、自主避障 , 成為不怕累、不怕苦的最佳牧場鏟屎官 。   圖說: 工研院「臺灣智慧農漁週」智慧農業館,展出多項結合AI科技自動化與低碳循環的牧場法寶,打造永續的智慧牧場。

21家料理獲米其林肯定 竹縣美食能見度躍升國際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5 》 8 月公佈最新「必比登推介( Bib Gourmand )」及入選餐廳, 新竹縣共有 21 家料理得到米其林列名肯定,除了傳統客家料理,還有蔬食、麵食、眷村美食、燒肉、和牛等多元美食 。縣長楊文科欣見全球美食聖經讓竹縣美食躍升國際,邀請大家跟著米其林到新竹縣來趟尋味之旅、體驗在地風情。     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5 》 8 月 12 日公佈最新「必比登推介( Bib Gourmand )」,新竹縣入選 8 間店家分別是位於關西鎮的「ㄤ咕麵」、北埔鄉的「春嬌粄條」、竹東鎮的「鴻金食堂」、橫山鄉的「晌午粄食」、竹北市的「善菓堂」、「首烏廚 EAT 」、「唐草園」,以及北埔鄉中正路的「鄒記菜包」。      8 月 19 日再公布的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新竹縣計有峨眉鄉「耕野月眉」、「竹東排骨酥麵」、北埔鄉「老頭擺」、「泥磚屋」、「客家本色私房料理」,以及、竹北市「 ZenA 」、「鮨安」、「 SABI 」、「彼刻」、「裏月晴酒」、「黑皮驊」、「 Firoo 」及「川阜」等店家上榜。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 21 家得到米其林肯定的竹縣美食中,客家料理大放異彩,佔了近半,當中北埔鄉就有 4 家上榜。另外,竹北市也有 11 家美食上榜,囊括素食、麵食及職人創意料理。     縣府交遊處指出,新竹縣有山海湖優美風景和客家、原民等多元民族風情,經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5 》加持,對各鄉鎮的觀光旅遊和經濟繁榮將有加乘功效。   圖說 : 新竹縣共有 21 家料理得到米其林列名肯定,除了傳統客家料理,還有蔬食、麵食、眷村美食、燒肉、和牛等多元美食

開車夜間看不清?白內障可能是元兇! 新竹臺大分院提醒這些族群特別留意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55 歲張姓工程師日前夜間長途駕車返鄉,發現對向車燈刺眼、視線模糊,甚至錯過交流道,原以為只是老花眼惡化。到新竹臺大分院檢查後才發現,真正原因竟是「核硬化性白內障」。經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後,他的視力明顯改善,不僅能安心駕駛,也重拾生活品質。     新竹臺大分院眼科李承雍醫師指出,白內障是因眼睛水晶體混濁所致,隨著年齡增加,水晶體結構逐漸改變,可能出現視力模糊、炫光、夜間視力減退、顏色變黃或雙影等症狀。其中,「核硬化性白內障」是最常見且與年齡密切相關的類型,若延誤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安全 ; 高度近視也是重要風險因子。超過 600 度的高度近視者,罹患白內障及接受手術的比例明顯高於一般人。這是因為高度近視會改變眼球結構及水晶體代謝,造成氧化壓力升高與營養供應異常,使白內障更早發生。臨床上,甚至有 40 多歲的高度近視病人,已因水晶體混濁影響日常生活。     李承雍醫師強調其他高風險族群也不可忽視,包括:吸菸者 ; 長期曝曬紫外線者 ; 糖尿病病人 ;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     李承雍醫師說明,目前沒有藥物能逆轉白內障,但良好生活習慣可延緩病程 , 以及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這些都有助於降低眼球氧化壓力,維持水晶體透明度,若有視力模糊、夜間駕駛困難、眼鏡度數頻繁更換卻無改善,或出現光暈、色彩變暗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並規律追蹤,才能守護清晰視界。   圖說:李承雍醫師提醒,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與及早就醫,是預防白內障惡化、守護視力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