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榮獲APIEM五星級認證 躍升國際會展教育典範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再創佳績,榮獲亞太會展協會( Asia Pacific Institute for Events Management, APIEM )頒發「會展教育五星級認證」,成為台灣少數獲此殊榮的學術機構之一,象徵中華大學在會展教育領域的卓越表現已獲得國際高度肯定 。      APIEM 主席暨中華大學講座教授 David Hind 盛讚,中華大學觀光學院在課程設計、師資陣容、產學合作及學生實務能力培育方面皆達到國際五星級標準。他表示:「五星級認證不僅是對學院的肯定,更是對學生未來職涯發展的強力背書。」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院長張馨文表示 , 「我們致力於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教學環境,透過雙語教學、業界導師制度與海外交流計畫,讓學生在學期間即能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與國際視野。」      APIEM 五星級認證是針對會展教育機構的教學品質、課程內容、業界連結與學生實務能力進行全面評估,能獲此認證代表該學院已具備培育國際會展人才的能力與資源。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表示 , 中華大學長期以來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與職涯競爭力,透過與 APIEM 等國際機構的合作,積極引進全球最新的會展教育理念與資源,期望培育出具備創新思維、永續意識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未來會展領袖。   圖說 :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再創佳績,榮獲亞太會展協會「會展教育五星級認證」,象徵中華大學在會展教育領域的卓越表現已獲得國際高度肯定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70週年院慶/專業照護與在地深耕/共創醫療新局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 1 日 創院 70 週年院慶,醫院以「醫者仁心七十載,榮醫照耀不停歇」為主軸,上午於該院國際會議廳舉辦慶祝活動。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衛生福利部、新竹縣政府等長官均蒞臨祝賀,肯定臺北榮總新竹分院長期以來守護大竹東地區民眾身心健康、完善週邊 9 鄉鎮的長期照顧網絡,並協助支援偏鄉醫療資源不足與人力短缺的努力。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自年初起籌畫多場系列慶祝活動,包括「竹榮徵文」、「感動瞬間攝影展」、「時光膠囊老照片展」、「 70 漂書活動」、「我與竹榮大小事徵文」以及「 AI 竹榮 70 創作曲徵選」,獲得社區民眾與同仁熱烈迴響。院長陳曾基就任 3 年多來,以敏銳觀察持續紀錄醫院的點滴,並於近期出版專書《守護台三線—臺北榮總新竹分院的人與事》,同步發表於官網,讓更多人了解竹榮 70 年來對偏鄉醫療的堅持與承擔。       陳曾基院長指出,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於民國 44 年 9 月 1 日成立,最初以「陸軍第 1 療養大隊」名義納編於退輔會,之後改組為「臺灣竹東榮民醫院」,並於民國 102 年改制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成為隸屬臺北榮總的現代化醫療院所。新竹分院多年來積極更新軟硬體設備,翻修醫療大樓與健康管理中心,營造更安全友善的就醫環境。醫院亦配合長照政策成立日照中心、長照大樓與護理之家; COVID-19 疫情嚴峻時,更率先成立負壓分子生物實驗室,協助檢疫與快篩任務,展現高度責任感與使命感。       新竹縣楊文科縣長致詞時指出,回顧這段歷史,臺北榮總新竹分院不僅是醫院的成長,更是一段充滿愛與關懷的故事。醫院引進先進設備與技術,提升診療準確性與效率,並透過健康講座、義診與社區促進計畫,成為新竹縣醫療的中流砥柱與健康教育的重要據點。       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則強調,多年來,新竹分院肩負台三線沿線偏鄉的急救責任醫院與緊急外傷照護重任,是地方最重要的醫療防線。除急重症醫療外,也積極發展長照服務、精神護理之家與安寧病房,建構完整而溫暖的醫療網絡,落實「在地健康,在地守...

工研院與日本製造巨擘川崎重工強強聯手 共創機器人、無人機與綠色永續新局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工研院與日本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 29 日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將在社會型機器人、無人機以及綠色永續技術等領域,協助川崎重工深化研發;同時結合川崎重工在造船、航空與鐵路等產業的既有優勢,雙方將共同推進從研發到市場落地的完整合作布局。     工研院執行副總暨副院長胡竹生表示,工研院深耕智慧製造、智慧運輸及綠色能源,累積豐富的創新研發能量與國際合作經驗。未來將協助川崎重工在臺灣進行市場調查與產業布局規劃,聚焦智慧機器人、無人機及綠色永續技術,共同創建從研發到應用的完整生態系,為臺日產業創造新價值。     日本川崎重工副社長中谷浩表示,川崎重工集團的願景與工研院的「 2035 技術策略與藍圖」理念相近,雙方能在共同價值的驅動下展開策略性布局。川崎重工深耕臺灣多年,在鐵路、能源及半導體製造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而此次合作將結合雙方的技術優勢與研發能量,邁向創造新價值與實現永續社會的共同願景。     工研院表示,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擘劃「 2035 技術策略與藍圖」,持續推動「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及「韌性社會」四大領域的創新技術研發,並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展望未來,臺日雙方將深化技術合作與連結,攜手拓展國際市場版圖。   圖說:工研院攜手川崎重工業,雙方將在社會型機器人、無人機及綠色永續技術等領域深度合作。(左起)工研院執行副總暨副院長胡竹生、川崎重工副社長中谷浩。

品格領導人培訓 清大【工程倫理】課程開跑

圖片
       【記者陳建佳/新竹報導】清大任職台積電工程師的校友罔顧 工程倫理 ,因涉盜取台積電奈米技術製程機密,並販賣至日本遭台灣法院以國安法判重刑,清大材料系講座教授周卓煇感慨之餘,認為係學校疏於教導 工程倫理 所致,學校當局自不應置身事外,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因此將在系上加強 工程倫理 課程之外,並呼籲學校當局宜不分系所,加強職業倫理課程,目前該系台達館 工程倫理課程報名已近乎秒殺 ,讓他感到安慰。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周卓煇說, 工程倫理好比說「你在夢中的發明,是你的,還是公司的專利?」「中村修二(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為了專利權益控告日亞老東家,合乎專業倫理嗎?」「是美女就優先錄取,對嗎?可以解決部門士氣低落問題嗎?」「幾奈米技術竊取,若涉《經濟間諜罪》,判刑會有多重?」 , 這都以涉案輕重而論 。 9 月 2 日,清大學生最關注的“必修課”之一【 工程倫理 】,再次開課,可以容納 200 餘人的台達館璟德講堂,目前有 187 人預選,精彩可期,歡迎旁聽。     周卓煇指出,從 1990 到 2024 年,這門課在清華,總共有 10,610 人選修過;若不是 2016 年通識中心的“壯舉”,修課總人數,應該更多 。 2016 年,清大合併新竹師大,清大通識中心利用課程重新盤點之際,終止了這門課,也就是說,合併後的清華大學不需要【工程倫理】這門課?通識中心的這個舉措,已經嚴重傷害到學生的受教權,更具體傷害到相關科系進行工程教育認證的資格;單方面停止「品格教育」相關的課程,只會對學校形象產生負面的影響。     周教授回顧, 35 年前,多虧中原大學以及一群願意走出禱告室的基督徒教授,特別是中原大學當時的工學院院長王晃三教授;在他的帶領下,【工程倫理】課程的輪廓、架構、個案資料,逐漸豐富了起來;隨後,便促使【工程倫理】課程率先在清華與中原這兩所大學開辦了起來,那個時期,工作團隊也非常驚訝,其實【工程倫理】課程,在美國與新加坡等先進國家,已經實施了多年,我們卻是孤陋而寡聞 。 曾有畢業校友在澳洲求職,想考個工程師證照,其中的一個要求,便是要上【工程倫理】課程;所幸,他在清大修過周教授的【工程倫理】課程,而因此獲得抵免。     周教授補充說明,最早之前就有【醫學倫理】,後來是【工程倫理】;但是,那...

品格領導人培訓 清大【工程倫理】課程開跑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清大任職台積電工程師的校友罔顧 工程倫理 ,因涉盜取台積電奈米技術製程機密,並販賣至日本遭台灣法院以國安法判重刑,清大材料系講座教授周卓煇感慨之餘,認為係學校疏於教導 工程倫理 所致,學校當局自不應置身事外,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因此將在系上加強 工程倫理 課程之外,並呼籲學校當局宜不分系所,加強職業倫理課程,目前該系台達館 工程倫理課程報名已近乎秒殺 ,讓他感到安慰。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周卓煇說, 工程倫理好比說「你在夢中的發明,是你的,還是公司的專利?」「中村修二(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為了專利權益控告日亞老東家,合乎專業倫理嗎?」「是美女就優先錄取,對嗎?可以解決部門士氣低落問題嗎?」「幾奈米技術竊取,若涉《經濟間諜罪》,判刑會有多重?」 , 這都以涉案輕重而論 。 9 月 2 日,清大學生最關注的“必修課”之一【 工程倫理 】,再次開課,可以容納 200 餘人的台達館璟德講堂,目前有 187 人預選,精彩可期,歡迎旁聽。     周卓煇指出,從 1990 到 2024 年,這門課在清華,總共有 10,610 人選修過;若不是 2016 年通識中心的“壯舉”,修課總人數,應該更多 。 2016 年,清大合併新竹師大,清大通識中心利用課程重新盤點之際,終止了這門課,也就是說,合併後的清華大學不需要【工程倫理】這門課?通識中心的這個舉措,已經嚴重傷害到學生的受教權,更具體傷害到相關科系進行工程教育認證的資格;單方面停止「品格教育」相關的課程,只會對學校形象產生負面的影響。     周教授回顧, 35 年前,多虧中原大學以及一群願意走出禱告室的基督徒教授,特別是中原大學當時的工學院院長王晃三教授;在他的帶領下,【工程倫理】課程的輪廓、架構、個案資料,逐漸豐富了起來;隨後,便促使【工程倫理】課程率先在清華與中原這兩所大學開辦了起來,那個時期,工作團隊也非常驚訝,其實【工程倫理】課程,在美國與新加坡等先進國家,已經實施了多年,我們卻是孤陋而寡聞 。 曾有畢業校友在澳洲求職,想考個工程師證照,其中的一個要求,便是要上【工程倫理】課程;所幸,他在清大修過周教授的【工程倫理】課程,而因此獲得抵免。     周教授補充說明,最早之前就有【醫學倫理】,後來是【工程倫理】;但是,那個時...

品格領導人培訓 清大【工程倫理】課程開跑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清大任職台積電工程師的校友罔顧 工程倫理 ,因涉盜取台積電奈米技術製程機密,並販賣至日本遭台灣法院以國安法判重刑,清大材料系講座教授周卓煇感慨之餘,認為係學校疏於教導 工程倫理 所致,學校當局自不應置身事外,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因此將在系上加強 工程倫理 課程之外,並呼籲學校當局宜不分系所,加強職業倫理課程,目前該系台達館 工程倫理課程報名已近乎秒殺 ,讓他感到安慰。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周卓煇說, 工程倫理好比說「你在夢中的發明,是你的,還是公司的專利?」「中村修二(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為了專利權益控告日亞老東家,合乎專業倫理嗎?」「是美女就優先錄取,對嗎?可以解決部門士氣低落問題嗎?」「幾奈米技術竊取,若涉《經濟間諜罪》,判刑會有多重?」 , 這都以涉案輕重而論 。 9 月 2 日,清大學生最關注的“必修課”之一【 工程倫理 】,再次開課,可以容納 200 餘人的台達館璟德講堂,目前有 187 人預選,精彩可期,歡迎旁聽。     周卓煇指出,從 1990 到 2024 年,這門課在清華,總共有 10,610 人選修過;若不是 2016 年通識中心的“壯舉”,修課總人數,應該更多 。 2016 年,清大合併新竹師大,清大通識中心利用課程重新盤點之際,終止了這門課,也就是說,合併後的清華大學不需要【工程倫理】這門課?通識中心的這個舉措,已經嚴重傷害到學生的受教權,更具體傷害到相關科系進行工程教育認證的資格;單方面停止「品格教育」相關的課程,只會對學校形象產生負面的影響。     周教授回顧, 35 年前,多虧中原大學以及一群願意走出禱告室的基督徒教授,特別是中原大學當時的工學院院長王晃三教授;在他的帶領下,【工程倫理】課程的輪廓、架構、個案資料,逐漸豐富了起來;隨後,便促使【工程倫理】課程率先在清華與中原這兩所大學開辦了起來,那個時期,工作團隊也非常驚訝,其實【工程倫理】課程,在美國與新加坡等先進國家,已經實施了多年,我們卻是孤陋而寡聞 。 曾有畢業校友在澳洲求職,想考個工程師證照,其中的一個要求,便是要上【工程倫理】課程;所幸,他在清大修過周教授的【工程倫理】課程,而因此獲得抵免。     周教授補充說明,最早之前就有【醫學倫理】,後來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