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中華大學主辦2025 ICAPPS研討會 14國逾400位學者共探永續智慧城市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TIUP )與中華大學共同主辦「 2025 亞太地區都市與區域規劃國際研討會( ICAPPS 2025 )」 ,吸引來自台灣、日本、韓國、越南、印尼等國代表,以及來自菲律賓、斯里蘭卡、巴基斯坦、比利時、肯亞、突尼西亞、寮國、孟加拉、中國等 14 個國家超過 400 位學者參與,展現台灣在國際都市與區域規劃領域的高度能見度。     研討會以「 Sustainable Smart Cities: Urban Nature, Culture, AI 」為主題,聚焦都市淨零、文化保存與 AI 應用三大議題,並發表 239 篇論文與海報,涵蓋都市設計、土地使用、智慧城市與 GIS 等領域,促進跨國學術交流與實務對話。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彭立沛於研討會中發表專題演講,深入剖析 AI 、晶片與廠房( Fabs )之間的高度連結,指出科學園區的建置不僅推動產業成長,更帶動都市與區域發展,成為國家經濟的「造山者」,奠定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地位。     新竹市政府亦積極參與本次研討會,都市發展處處長蘇文彬代表出席上午的開幕式,閉幕則由代理市長邱臣遠親自出席,與國內外學者交流,分享市府推動「安居科技城」的施政成果,展現新竹在智慧治理與永續發展上的實踐經驗。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表示:「 ICAPPS 2025 不僅是一次學術盛會,更是台灣與亞太城市規劃界攜手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里程碑。中華大學很榮幸能成為這場國際對話的核心平台。」本次研討會不僅強化台灣與亞太地區的都市計畫合作網絡,也讓中華大學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其學術領導力與實務連結能力,為未來城市規劃注入更多創新與永續的可能。   圖說 :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與中華大學共同主辦「 2025 亞太地區都市與區域規劃國際研討會」

中風年輕化成新挑戰 新竹臺大分院建構跨專業復健照顧模式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指出 , 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改變,近年 45 歲以下年輕型中風病人逐年增加,不再是長者專屬的疾病。這些正值壯年的病人,肩負家庭與職場責任,若復健不及,影響的不只是身體功能,更可能牽動整個家庭與人生軌道。     新竹臺大分院曾接獲一名 45 歲男性 T 先生,長期罹患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卻忽略健康警訊。在一次深夜加班返家途中突感不適昏倒,經確診為左側腦中風,導致右半身癱瘓。     新竹臺大分院在跨專業團隊評估下, T 先生接受了包含物理治療、職能訓練、語言治療與重複經顱磁刺激( rTMS )在內的綜合性療程。經數週密集治療後,他已可自行行走與進食,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改善,逐步邁向回歸家庭與工作的目標。     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程聖浩醫師說 , 「中風的挑戰不只是肢體障礙,而是整個人生節奏被迫停下來 , 透過整合性療程,幫助病人從急性期過渡到重建期,盡早恢復生活功能,重啟人生方向。」 , 病人進入復健階段,復健專科醫師統籌整體療程,結合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語言治療師,針對肢體活動、日常功能、吞嚥、認知與語言溝通等不同面向,進行全面性的評估與復健治療。亦依個別需求評估引入 rTMS ,透過磁場刺激大腦皮質區域,促進神經網絡重建與可塑性調節,提升整體復健效果。     程聖浩醫師強調:「 rTMS 不僅是單一療法,也是整體復健計畫中的一環。透過跨專業團隊合作與療程整合,才能發揮最大療效,協助病人穩定且長期改善功能。」   圖說 : 新竹臺大分院導入重複經顱磁刺激( rTMS ),結合跨專業醫療團隊規劃整合式復健療程,幫助中風病人早日恢復

北榮新竹分院攜手五大衛生所 通過「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審查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邁向建院 70 週年的重要里程碑之際,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傳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本院日前以地區醫院的角色,申請參加衛生福利部「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並攜手新竹縣五大非山非市衛生所—橫山、寶山、芎林、峨眉及北埔,共同打造守護偏鄉的醫療堡壘。       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 A2 名單中,北榮新竹分院順利通過審查,不僅是對醫療團隊及全院同仁努力的肯定,也為新竹偏鄉爭取更多醫療資源,值得慶賀。     此次合作的核心精神,在於資源共享、技術支援與健康教育的推廣。透過與地方衛生所的緊密合作,讓更多醫療資源能有效流向偏鄉,不僅提升當地醫療服務的可及性,也確保病患能即時獲得照護,並增進居民健康意識,達到預防與早期治療的效果。       隨著人口老化與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挑戰日益嚴峻,偏鄉地區的醫療需求更顯迫切。北榮新竹分院多年來持續投入偏鄉醫療,「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之推動,更是延續守護鄉親健康的實際行動。       北榮新竹分院陳曾基院長表示:「通過此計畫,不僅是對我們專業與努力的肯定,更提醒我們責任加重。未來,我們,讓醫療不再有距離,讓健康更貼近每一位居民。」       北榮新竹分院強調,「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是對偏鄉居民健康的長期承諾。該院將運用補助資源,持續強化偏鄉的慢性病防治、長者照護與健康促進工作,持續深耕偏鄉、守護在地健康,攜手社區夥伴實踐「深耕台灣,深耕偏鄉」的願景,為新竹鄉親打造更完整、均衡且貼心的醫療服務網絡。   圖說:臺北榮總新竹分院邀集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疾 5 家衛生所研商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合作內容

原來AI這麼酷! 工研院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花蓮開跑 七大科技闖關遊戲讓孩童玩中體驗AI科技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工研院攜手慈濟基金會今( 26 )日假花蓮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帶著孩子搭乘「 AI 奇幻列車」 ,進行 AI 科技的奇幻冒險 。工研院長期推動科技教育落地在偏鄉,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科技闖關遊戲,讓 花蓮孩童體驗 永續與 AI 科技應用在生活中的創意。     學童在體驗營中, 透過AI音頻非破壞式檢測技術來「聽聲辨蛋」,做品質的最佳守門員,勇闖「AI棒球樂園」,體驗用AI輔助讓揮棒力道與擊球角度更精準。希望在花東發揮 跨域共創的影響力,讓 科技教育的種子茁壯為科技研發的力量 。     工研院副總暨永續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工研院長期關懷弱勢、偏鄉學童的科普教育,「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已連續舉辦 14 年,近年來 AI 科技突飛猛進,科技的力量就是知識的力量,今年再次攜手慈濟基金會,集結工研院院友與志工,將工研院研發的 AI 應用在百工百業的成果,轉化為易理解、生活化的科普知識, 透過互動式學習與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AI科技,進而 拓展視野, 把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成為孩童未來探索世界的動力。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表示, 慈濟長年關注教育推廣,這次更希望幫助花東地區孩子拓展視野,勇敢做夢。 今年特別規劃七大科技關卡,讓孩子們邊玩邊學。也期盼透過 科技與公益的結合,讓孩子親手操作、用眼睛觀察、用心感受,不再只是課堂知識,而是一場「真實體驗」。   圖說: 工研院攜手慈濟基金會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帶著孩子搭乘「 AI 奇幻列車」 ,進行 AI 科技的奇幻冒險 (記者陳建佳攝)

寶山鄉立圖書館啟動搬遷整建 文化新篇章開啟 閱讀與關懷永不間斷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新竹縣寶山鄉 為點亮寶山的文化星火,打造更具包容與活力的閱讀殿堂,鄉立圖書館將於 114 年 9 月正式啟動「文化發電機」裝修暨增擴建工程。這不僅是一場空間的蛻變,更是寶山鄉對文化傳承與未來願景的深切承諾。     施工期間,圖書館將暫時閉館 2 個月搬遷至老人文康活動中心(雙園路二段 283 號),預計 114 年 11 月 18 日再次開館營運服務民眾,確保每一位愛書人的閱讀旅程不因工程而中斷。待新館落成,寶山將迎來一座更現代、更溫暖的文化地標。     寶山鄉長邱振瑋表示 , 「圖書館是寶山鄉民的知識殿堂,承載著孩子們的夢想、年輕人的探索與長輩們的回憶。這次整修擴建,我們不只是升級一座建築,更是為每一位鄉親編織一個更豐富、更溫暖的未來。感謝大家的耐心與支持,讓我們攜手為寶山寫下更動人的文化篇章。」     鄉公所指出 , 客委會文化發電機總經費 9,456 萬 , 客委會就補助 7943.04 萬元、鄉公所自籌 1512.96 萬元。預計 114 年 11 月開工,預計 115 年 11 月完工。為鼓勵鄉親積極閱讀,並在搬遷前夕減輕館藏運送壓力,圖書館特別推出「閱讀累積,獎品隨行!」借書滿贈禮與抽大獎活動。     借書抽大獎,借滿 20 本書可獲 1 張抽獎券,借 40 本得 2 張,以此類推,不限張數。抽獎將於 12 月舉行, 5 台電視機等好禮送給您。借閱書籍需保留 60 日以上方具抽獎資格,若有破損、髒污或遺失,須依規修復或賠償,否則無法參加抽獎。精美贈禮總價值逾 50 萬元 。   圖說:新竹縣寶山鄉 為點亮寶山的文化星火,打造更具包容與活力的閱讀殿堂,鄉立圖書館將正式啟動「文化發電機」裝修暨增擴建工程

新竹臺大分院深化失智友善社區 串聯醫療與社區打造全方位支持網絡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長期結合新竹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多個社區失智服務據點,推動整合式失智照護服務,建構「在地連結、資源共享、服務可及」的支持網絡。透過認知促進課程、健康活動與社區衛教,延緩長者功能退化,促進社會對失智症的理解與接納,讓照護融入社區日常生活。     該服務涵蓋診斷確立、個案管理、認知訓練、醫療諮詢與轉介追蹤,並重視照顧者支持系統,確保不同病程階段的長者都能獲得持續且貼心的關懷。社區護理師深入各里,協助家庭及早辨識失智徵兆,串聯醫療與照護資源,提供長期陪伴與支持。     新竹臺大分院攜手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金華里及康樂里據點合作,曾舉辦「驛起出發,幸福啟程」友誼活動,帶領長輩踏上融合懷舊景致與人際互動的「記憶旅程」。活動包含舞蹈暖場、趣味律動、古道小火車之旅與茶敘分享,讓長輩在歡笑與回憶中感受陪伴的溫度,深化據點合作關係。     新竹臺大分院老年醫學部賴秀昀主任表示,跨據點合作不僅能擴大服務範圍,也能為長者帶來身心療癒與社會參與的機會。院方將持續強化照護能量,推動更多元的參與形式,讓長者在熟悉、被尊重的環境中持續活躍,實踐以人為本的全人照護理念。     賴秀昀主任指出,該院定期召開跨科整合會議,依個案需求協調資源與轉介,並積極辦理戶外喘息活動、家庭訪視與醫療諮詢,確保照護、愛與陪伴不中斷。與更多社區夥伴攜手,打造溫暖包容、友善失智的在地照護環境。   圖說:社區服務據點長輩與工作團隊合影,於「驛起出發,幸福啟程」友誼活動中交流與共享歡笑時光

湖口幸福巴士啟航,完善公共運輸路網

圖片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 新竹縣湖口鄉轄湖口工業園區,帶動周邊工商業蓬勃發展,交通需求亦隨之增加。湖口鄉交通困境,在新竹區監理所、新竹縣政府及湖口鄉公所共同努力下,「幸福巴士」正式上路。通車典禮 26 日假湖口好客文創園區前舉行,正式啟動幸福巴士服務 。       湖口鄉內雖有火車站與市區公車,然村落間接攘公車路線及班次不足,而原新竹客運【 5622 】路線停駛,為完善公共運輸服務,湖口鄉幸福巴士的營運獲交通部公路局補助 902 萬 6,486 元,規劃共 4 條路線 :     【新竹 - 湖口線 ( 經新豐 ) 】幸福 1 號路線,為原新竹客運【 5622 】路線轉型,途經湖口火車站、信勢國小、新豐火車站、明新科大、新竹高工及新竹女中等站,提供通勤需求,每日來回 8 個班次 。     【北窩路 - 湖口火車站線】幸福 2 號路線,途經湖口火車站、天主教仁慈醫院、湖口好客文創園區、長嶺村集會所及長安社區活動中心等站,提供長安村、長嶺村及中勢村居民通勤、就醫及採買需求,每日來回 14 班固定班次及 2 班預約班次 。     【北窩路 - 湖口火車站線 ( 經湖口高中 ) 】幸福 3 號路線,途經湖口火車站、天主教仁慈醫院、綠園、青年之墅、全家花園等站,提供湖口村、長安村及長嶺村居民通勤、就醫及採買需求,每日來回 14 班固定班次及 2 班預約班次 。     【湖口火車站 - 工業區線】幸福 4 號路線,途經湖口火車站、天主教仁慈醫院、運動公園、光復路、仰德高中及南陽公司等站,提供通勤、就醫及採買需求,每日來回 12 班固定班次及 2 班預約班次。   圖說 : 新竹縣湖口鄉「幸福巴士」正式上路。通車典禮假湖口好客文創園區前舉行,正式啟動幸福巴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