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用材料第八年支持《看見台灣之後》,關注環境教育,成為改變台灣最溫柔的力量
【記者陳建佳/新竹報導】台灣應用材料公司、社團法人新竹市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與IC之音,連續第八年攜手舉辦《看見台灣之後》系列活動,迄今已帶動桃竹苗地區高中職,超過七萬名師生參與。透過此活動,喚醒年輕族群正視台灣環境所面臨的挑戰。 受限疫情影響,許多活動停辦,但是台灣應材仍然堅持對環境教育的支持。應材台灣區總裁余定陸表示,「我們長期關懷這片土地,環境教育是應材公益關注的議題之一。我們第八年支持『看見台灣之後』環境教育推廣,今年藉由三種主題的講師發聲,從不同的角度,帶領學生一同觀看世界,探討環境議題」。幫助學子進一步了解生態環境變化,以及從經濟發展、過度消費、土地開發等面向進行深度的省思,透過傾聽與了解,發現問題,進而帶出行動。 余定陸強調,今年活動以「換個角度看世界」為主題,並聚焦「空拍紀錄、VR互動、環台攝影」三大領域,特別邀請國內各不同領域的專家來賓為環境保育發聲。 資深媒體人姜玉鳳表示,很榮幸今年可以主持《看見台灣之後》,身為母親,家長最關心的就是「我們可以留下什麼給下一代」?經濟成長與土地開發帶來生態環境的破壞;美麗的山川與河流,現在的孩子已經快看不到了,那未來呢?是否會全部消失殆盡?因此環境教育需要被高度重視,才有機會改變未來,創造永續的生態環境。 「空拍看台灣」邀請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 齊廷洹和《看見台灣》攝影助理李欣彤受訪。齊廷洹闡述了父親齊柏林導演拍攝《看見台灣》艱辛的歷程,因為看見父親對台灣環境的關懷與使命,深受感動的他,在父親空難過世後,堅定他推廣台灣環境教育的決心,以此為志業。李欣彤則表示,從前對環境問題感到陌生,在跟齊柏林導演工作的過程中,讓她看見了台灣環境所面臨的問題,引發更多的思考和行動上的改變。 「VR看生態」也邀請玄奘大學視傳系主任吳敬堯分享。吳主任在VR虛擬實境技術領域深耕多年,擁有多項得獎紀錄和發明專利。吳主任因緣際會之下,接到苗栗蕉埔國小的委託,蕉埔國小長期關注石虎保育,被委託製作石虎保育教材,將VR技術的互動特性與環境教育結合,透過沉浸式的體驗,讓學童體驗現今台灣生態環境的危機。 這一次,吳主任特別為《看見台灣之後》設計三支分別以「石虎」、「海龜」、「老鷹」為主軸的VR互動程式,體驗者將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化身為...